搜索
猜你喜欢
查看: 2977|回复: 10

[小说散文] 乙未春课(七绝)访招隐寺听鹂山房

  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5-5-6 08:3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清石抚泉柳弄眉,空山渐暖早春时。
浮云几许随风去,欲把闲情寄翠鹂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2015-3-21
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5-5-6 08:31 | 显示全部楼层
招隐

psb.jpg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5-5-6 08:32 | 显示全部楼层
戴氏先人的遗迹.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5-5-6 08:34 | 显示全部楼层
戴颙(377-441),字仲若,是著名的艺术家,雕塑、绘画、诗文和音乐等艺术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。他生活的时代是我国历史上的南朝刘宋时期。他一生不愿入仕,曾多次婉拒南朝宋武帝刘裕之邀。后隐居山林,钻研艺术。先隐居在浙江会稽剡中,后隐居在镇江南山獣窟山中,并终老于此。戴颙在诸艺术门类中,更精于音乐,善弹奏各种乐器,还会作曲。曾经作过新弄(乐章)15部和长弄1部(亦说共18部),其代表作有“游弦”、“广陵”和“止息”等,在民间流传甚广。他的音乐才能,是来自对自然界的感受和理解。在古人流传下来的写作掌故中,有戴颙创造的“鼓吹诗肠”一则。就是说的戴颙在獣窟山中的事。有一回,戴颙提着一篮酒和果品,悠悠自在地走上山林。村里有位年轻人看到了他,问他做什么去。戴颙说,去听听黄鹂的叫声,好作几首诗。年轻人有些不解地说,黄鹂叫和诗有什么关系啊?戴颙摇头说到:“不吟诗者,不明此理啊。吟诗要有诗兴,没有诗兴就作不出好诗。黄鹂的鸣叫可以医治俗耳,鼓吹诗肠。”说完,他便悠悠自得地走了。年轻人若有所悟,“诗肠”要靠外界物景“鼓吹”。实际上戴颙的观点是说,人必须从自然界景物中寻觅悟性、灵感。自然景物能陶冶作者的情怀,触发诗人的思绪。戴颙就是这样一位喜欢借助于自然界的神韵,诱发创作灵感的艺术家。后人也得出了与戴颙同样的结论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5-5-6 09:10 | 显示全部楼层
他的哥哥戴勃也擅长音律.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5-5-6 11:32 | 显示全部楼层
欣赏!学习。。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5-5-6 12:48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
步韵时内容要求相关联不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5-5-6 14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冰露荷 发表于 2015-5-6 12:48
步韵时内容要求相关联不

不需要。步韵即和诗与原诗不仅同韵,而且韵脚与原诗必须一一对应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5-5-6 14:19 | 显示全部楼层
步韵就是每个韵和位置都要相同,最好是描写同一事物~~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5-5-6 14:53 | 显示全部楼层
我刚才把流泉改成抚泉,这样和弄眉相和谐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5-5-6 15:04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
月儿明 发表于 2015-5-6 14:19
步韵就是每个韵和位置都要相同,最好是描写同一事物~~

前半句知道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使用 高级模式(可批量传图、插入视频等)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